东西问·中外对话 | 美国“搅浑水”危害亚太安全,中国如何破局 ?******
拜登政府上台后全力推进“印太战略” ,企图拉拢地区国家共同遏制中国。“印太战略”如何威胁亚太地区的和平发展?以菲律宾为代表 的东南亚国家如何看待这一战略 ?面对美国围堵,中国又当如何应对 ?
对此,中新社“东西问·中外对话”邀请“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主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研究员胡波与菲律宾亚太协进会研究员卢西奥·布兰科·皮特洛三世展开对话。
胡波指出 ,美国已把所谓“印太战区”当作最主要 的战区 ,其处于部署状态 的军事资源和海空军事平台 ,印太地区至少占60%以上 。他强调,尽管美国试图在亚洲拼凑反华联盟 ,但东南亚国家普遍不愿选边站,面对复杂局势,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应对挑战 。
卢西奥则表示,东盟成员国担忧大国竞争可能会迫使它们选边站 ,它们希望通过对话缓和局势 。
对话实录摘编如下:
中新社记者:美国之前提出了“印太经济框架” ,这一框架是否意在抗衡中国 ?
胡波:美国在安全上有美日澳印“四边安全对话”等盟友体系来对抗中国,在经济上讲就是“印太经济框架” 。但现在印太地区绝大部分国家跟中国 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强 ,相对而言 ,跟美国的经济联系在下降 。
(对印太地区而言)中国是最大经济伙伴 ,美国 是最大军火商 ,双方 的比较优势不一样。美国 的比较优势在于军事能力、盟友体系 ,中国 的比较优势在于经济发展能力、经济辐射能力。短期内,美国改变不了(这一状态) ,在印太地区也新投入、新增加不了多少资源和资金 ,所以“印太经济框架”吸引力有限。对菲律宾 、印尼等国来说 ,在经济合作方面,中国依然是首要选择伙伴。
视频:【东西问·中外对话】专家:美国印太战略有多重局限来源 :中国新闻网
卢西奥:中国在周边国家和全球经济当中 ,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对许多域内国家来说 ,中国 是一个庞大 的邻国 、一个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所以,这应该就是美国“印太战略”面临 的挑战。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展现出开拓者的形象,比如“健康丝绸之路”在抗疫时发挥了重大作用 ,为各国送去了药品和疫苗。再比如重要的“数字丝绸之路”,在亚太地区特别 是在东南亚 ,提升了在中产阶级和年轻人群当中推行电子商务和移动商务的潜力 。
美国一直在推出自己的倡议 ,如《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经济繁荣网络”计划等对抗中国,“印太经济框架”也属于这类尝试。它能在多大程度上取得成功 ,还有待观察 。
中新社记者 :美国为何在“印太战略”当中加入台湾问题?
胡波 :美国“印太战略” 的文件里明确把台湾地区当成战略“支柱”之一。这无形中把台湾问题变成了一个地区性的或者说国际化的问题。
首先 ,这会推高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 ,也会给地区国家造成很大困扰 。台湾(问题) 是海峡两岸的问题 ,不涉及到国际问题 ,也不涉及到第三方 。除美国和日本外 ,其他国家基本上认为台湾问题跟自己 的关系不是很大。
近年来美国的政策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 是“印太战略” ,触及到中国的核心利益 。随着美国军事、外交 、政治上的行动 ,台海局势越来越紧张 。美国把台湾问题塞进“印太战略”当中,非常不利于地区和平稳定 , 是地区国家要非常警惕 的一件事。
中新社记者:美国“印太战略”对南海地区形势有何影响?
胡波:“印太战略”对南海问题主要造成两方面影响 ,第一个 是军事上的影响。美国不断强化在南海地区 的军事存在,也不断强化针对中国 的军事行动的频次 、烈度和针对性 。
美国乐于把这些军事行动政治化,它在南海 的所谓“航行自由”行动以前 是秘密的,现在 是公开 的。这样无形中会推高南海局势 的紧张化 ,也会增大与中国擦枪走火的风险 。
从政治上讲 ,南海和东南亚地区处于“印太战略”的中心节点 ,如果得不到东南亚国家支持 ,“印太战略”的成效可能会大打折扣 。所以 ,美国先天地就要推动东南亚国家选边站。
东南亚国家大部分不愿选边站,但美国会千方百计地去推动 ,这样造成 的结果 是东南亚地区可能撕裂或者对立,不利于东盟在地区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
中新社记者 :对于“印太战略” ,东南亚国家的确与日本 、澳大利亚的立场存在差异,如何去分析这种现象 ?
胡波:印太各国对“印太战略” 的立场可分为两类。日本和澳大利亚 是一类 ,韩国和东南亚国家是一类 。韩国和东南亚在中美竞争中 的立场趋近 ,都不愿选边站 。但日 、澳实际上已经选边站,在战略、安全层面跟美国绑在一起了 。
这有传统方面 的原因 。当然 ,也有美国在背后推动 。日 、澳认为美国是亚太地区 的“警长”,自己是“副警长”。
第二个因素跟它们对自己 的定位和判断 ,有很大关系。日本认为自己跟中国有激烈地缘政治冲突,认为中国对它构成威胁 ,包括在钓鱼岛、东海甚至南海区域 。
而对于澳大利亚,中国实际上与它没有任何地缘政治利益冲突 。但澳大利亚过度焦虑,认为中国崛起后会损害自己 的利益,这完全是臆想 。
此外,韩国和大部分东南亚国家有独立自主外交的传统,但某种程度上讲,日 、澳没有这方面传统 。
卢西奥:我认为有两个因素,一是各国与中国 的(地理)距离 ,一是一些国家与美国的长期联盟关系。印度尼西亚长期奉行不结盟政策 ,马来西亚与中国长期保持良好互利关系。但日本 、澳大利亚和这些东南亚国家不同 ,它们与美国有着长期联盟关系 。
美 、日 、欧等的行动 、战略和政策,当然会对(亚太)地区造成影响 。东盟成员国担忧 ,大国竞争可能会迫使它们选边站 ,它们希望通过对话缓和局势 。
中新社记者:美国强推“印太战略” ,亚洲国家如何应对形势变化 ?
卢西奥:东盟国家正尝试从大国竞争中找到出路,担心自己会在此过程中失去中心地位和自主权等。
因为东盟国家的地域接近性,地区局势对它们来说利害攸关 。假如发生冲突 ,后果对任何国家来说都十分严重 。
东南亚国家会非常乐意发挥作用,(推动大国)达成调和与理解 ,避免转向冲突 。区域内国家应避免选边站,利用其集体影响力,说服大国在双边关系中建立坚固 的“护栏” ,加强 、深化危机沟通和管控机制。
中新社记者 :美防长奥斯汀6月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发表推进“印太战略”的讲话 ,提及印太地区将 是未来美国国防部 的“优先战区” ,如何看待这一表态?
胡波 :从奥巴马时期开始 ,(美国)就认为中国是最大 的战略竞争对手 。即便现在发生了俄乌冲突 ,美国依然认为中国才是最“旗鼓相当 、迫在眉睫的挑战”。
在这种认知下,美国各大战区力量配置、处于部署状态的海空大规模军事平台,印太地区至少占了60%或70%以上。美国其实已经把所谓“印太战区”当成了最主要战区 。这两年 ,美国在(鼓吹)“中国威胁”的基础上,各种措施力度越来越大 ,包括实施“全政府战略” 。
中新社记者:中国如何应对美国 的围堵 、压制?
胡波 :首先 ,中国的国力发展到现在,有信心 、有能力应对美国 的挑战。美国说过的有些事也不一定干得成 。我们要谨慎地观察 ,战略上要充分重视 ,心态上要淡定一些。
第二,怎么去做美国盟友包括伙伴国的工作?美国搞封闭、排他性小圈子 ,中国就反其道而行之 。不论从安全上还是经济上,中国都要倡导真正 的自由和开放,扎实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倡议等 ,用实际行动来向地区国家证明中国才 是最负责任 的国家 。
第三 ,中国要跟周边国家妥善处理相关分歧。要调低预期 ,不要寄望于短期内能解决这些问题 。但可以跟周边国家共同努力,搁置、管控这些争议。
记者 :孟湘君
国内最大直径单管双层盾构隧道在武汉贯通****** 中新网武汉2月1日电 (刘福昌 杨路)随着“和平号”盾构机 的顺利接收,武汉和平大道南延工程隧道2月1日上午9时许贯通 ,这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直径单管双层盾构隧道。 和平大道南延工程位于武汉市武昌区,全长3042米 ,规划为城市主干路 ,北接和平大道 、南连武金堤路 ,是武昌顺江方向的骨干通道 。据武汉城建集团项目负责人袁亮介绍,工程计划2023年底建成通车,将有效改善武昌古城交通出行条件 、缓解中山路—白沙洲大道交通压力。 此次贯通 的隧道 ,为单管双层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为每小时50公里 。2021年8月29日 ,一台开挖直径达16.03米的盾构机,由中山路“武胜门”遗址区域始发掘进,至黄鹤楼南路接收 ,隧道下穿武昌古城、蛇山,地质条件复杂,距运营地铁5号线隧道水平距离仅有10米, 是国内施工技术含量和难度较高的隧道之一 。 据介绍 ,为确保盾构机顺利完成掘进,项目不仅成立盾构技术专家组 ,对盾构机选型设计及施工难题进行指导把关 ,还在掘进过程中 ,应用自动化监测施工技术,对沿线敏感建构筑物布设观测点,实时监测沉降数据,同步调整掘进参数,实现了安全平稳穿越 。 中铁十四局项目负责人张建勇表示,该隧道 的贯通为打通城市断头路,保护古城遗迹和风景名胜、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提供了成功案例。(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 welcome购彩大厅地图 |